应陕西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市生态环境材料与绿色低碳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及陕西省西北生态环境材料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的邀请,2023年5月15日华北电力大学潘家鸿教授做客我校“未央导师论坛”。 报告由星空体育(中国)官方学术院长王传义特聘教授主持。潘老师的讲座题目是“多孔钛系氧化物球形颗粒的自模板可控合成和电化学储能性能”。
自上世纪80年代报道的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尺度可靠无定型TiO2胶体球(Hydrous TiO2 Colloidal Spheres, HTCS)以来,无机材料自组装合成理论得到持续地发展。本世纪初,依赖于各种结构导向剂(如:无机盐、氨水、有机胺,有机酸等)的发现,HTCS已实现了结构参数可控的制备:所制备的颗粒尺寸可在纳米、亚微米到微米范围(如50纳米到3微米),以及球体内部无孔多孔性可调。这些HTCS为进一步自模板晶化合成金红石、锐钛矿和TiO2(B)等多孔球,三元、四元钛基氧化物提供了良好的球形模板。报告介绍了以HTCS为自模板,不同外场辅助可控合成由TiO2纳米晶构筑的具有分级结构的多孔实心、空心球,以及通过水热或固相合成法合成Li4Ti5O12、ATiO3 (A = Sr, Ba, Ca)、TiNb2O7、Li2ZnTi3O7等电极材料的实、空心球。这些形貌可控的球形颗粒在光催化,介观太阳电池、锂/铝电池等领域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这些工作将为合理设计高性能钛基氧化物提供新的思路。
新闻小贴士:
潘家鸿,2007年8月获韩国仁荷大学化学系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南洋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系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德国汉诺威大学工业化学研究所等单位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2015年10月作为海外引进人才回国,先后任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太阳能中心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帝国理工学院和南安普顿大学访问教授。目前在J. Am. Chem. Soc., Adv. Funct. Mater.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0多篇。受邀在Prog. Mater. Sci., Adv. Colloid Interface Sci., ACS Energy Lett., Energy Environ. Mater.等期刊发表综述性文章多篇。近5年先后任Chemosphere, Catal. Today, Appl. Catal. A, J. Photochem. Photobiol. A, J. Chem. Environ. Eng.等期刊光电催化转换和存储领域的特刊客座主编,以及四种SCI学术期刊编辑;现为国际太阳能光化学转换与储存大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hotochemical Conversion and Storage of Solar Energy)的国际组委会委员,国际半导体光化学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miconductor Photochemistry)的学术委员会委员。